从零开始 “雉”在必得
(张一诺)
我国有“雉类王国”之称,全世界雉类共16属51种,其中12属27种生活在我国,占世界雉类资源的一半以上。
雉类大多数种体型较大、羽毛艳丽,仿佛鸟类世界中闪过的一道彩虹。
雉类美丽,但处境濒危。在野外,有的雉类遭遇卵被捡拾,有的雉类遭遇家园被破坏,有的雉类则受到非法贸易的威胁……
保护雉类,是时候行动起来了!
幸运的是,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,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光美及他所带的团队,从20世纪80年代初,就开始了雉类保护、研究,他们从零基础开始,坚持不懈,走过了30多年的研究之路。
如今,他们倾力研究的雉类“代表”——黄腹角雉,已进入野外放归的光明之境。从零开始,最终“雉”在必得。
不畏前路从零起步
“在就地保护的同时,建立人工种群,等人工种群壮大后,再将黄腹角雉放归野外”
20世纪80年代初,受中国科学院院士郑作新的邀请,郑光美就开始了黄腹角雉研究的征途。他接到消息,据说浙江南部有黄腹角雉,然而除了这句话,再也没有任何其他线索。
但郑光美没有放弃,一番辛苦后,他最终在那里发行了黄腹角雉的身影。
研究工作于此时展开。通过调查,郑光美把黄腹角雉的食物、繁殖等基本情况摸清楚了,但调查结果背后,也隐藏着一个令人堪忧的难题:野外黄腹角雉的窝总被青鼬、蛇等一些野生动物发现并破坏,因此繁殖率非常低。
接下来的路该怎样走?
郑光美提出建议:在就地保护的同时,建立人工种群,等人工种群壮大后,再将黄腹角雉放归野外,即“异地保护再引入”策略。
1983年,黄腹角雉来到了北京师范大学。“进京”的黄腹角雉,显示出许多不适应。不过,经过专家和它们自身的共同努力,这些原本生活在自然天地中的鸟顽强地生存了下来。可是,第二个难题接踵而至,且更为棘手……
攻克繁殖存活难关
“攻关时,我们压力很大。不幸死掉一只,感觉天塌了……”
“黄腹角雉在野外时,无论下蛋还是孵卵都没有问题,但笼养时,下蛋少,下的蛋多没有受精,经过千辛万苦孵出的幼鸟也很难成活……”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雁云说,受精率低、孵化率低、幼鸟成活率低,成为研究路上的3座大山。
路遇险山不可怕,只要有愚公的精气神儿。
“我们下定决心,要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这3大难题。”从1995年开始,郑光美把黄腹角雉人工繁育任务交给了他的研究生张雁云。张雁云在研究黄腹角雉道路上的第一场硬仗打响了。
奋战到1997年,张雁云终于掌握了黄腹角雉的人工授精技术,其他瓶颈问题也陆续被攻克。至此,黄腹角雉的种群壮大问题可说是被成功解决了。
“黄腹角雉在野外下蛋少,一般一窝只有4颗。人工授精后,笼养黄腹角雉一窝下的4枚-8枚卵,有80%以上都是受精的。”
虽然最终取得了良好成果,但回忆起当初攻关的日日夜夜,张雁云很是感慨:“刚开始研究这一课题时,压力很大,最怕这仅有的11只黄腹角雉出问题。可没想到我刚接手研究工作,就死掉1只母体,当时感觉天塌了……”
天并没有塌下来。当张雁云和黄腹角雉一同挺过最开始的难关后,现在,北师大里属于黄腹角雉的家变“小”了——“北师大黄腹角雉的饲养规模一度维持在10只以下,现在,数量上升为120只!”
黄腹角雉人工种群成为可稳定繁衍生息的大家族,郑光美和张雁云却并没有松一口气,因为他们开始着手黄腹角雉保护的下一步工作了……
“牵着手”送黄腹角雉回家
“我相信,经过训练,黄腹角雉一定可以在野外繁衍生存”
当年,我们把你们接来,现在,我们送你们回家。
2011年10月23日,湖南省炎陵县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一批10只“红脸黄腹背斑斓”的黄腹角雉渐渐没入碧草芳树丛中。这是我国首次正式对人工驯养繁殖的黄腹角雉进行放归,标志着我国濒危野生雉类动物保护,由单纯的人工抢救转向放归自然的新阶段。
张雁云介绍,在此之前,曾经有4只黄腹角雉没有经过野化训练即放入野外,“20多天之后,我们找到的是它们的尸体……”
张雁云说,这4只黄腹角雉有的因为饥饿而死,有的是被天敌捕获——“充分说明,野化训练是必要的。我相信,经过训练,黄腹角雉一定可以在野外繁衍生存。”
人工种群的黄腹角雉,可谓是被爱护它们的人们捧在手心里成长起来。因而,当它们需要走向丛林、走向独立、走向野外种群的复壮之路时,磨练,是爱它们的人们所给予黄腹角雉的最后一件礼物。
张雁云告诉中国绿色时报记者,为了让黄腹角雉主动寻觅植物叶子等野生食物,研究人员逐步减少玉米等饲料的比例;为了让黄腹角雉认识到人类危险性的一面,刻意“稀释”研究人员与黄腹角雉之间的亲密;为了让黄腹角雉具备迅疾躲避天敌的能力,研究人员让狗充当“天敌”,使它们学会保护自己……
“统计结果显示,经过训练的黄腹角雉种群,存活率提高到80%以上。”张雁云说。
至于那10只已在湖南野外生活了半年多的黄腹角雉,专家和技术人员正利用无线电跟踪系统进行监测和巡护,并对其生态学和行为学等方面进行研究,准备为将来黄腹角雉大规模放归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。
愿黄腹角雉好运,同样祝愿人类!
坚守在研究、保护一线
“我们建立起来的种群属于国家,我们自己无权处置它们”
“据估计,我国的黄腹角雉野外种群数目在3000只左右,人工繁育种群则是世界上最大的。”张雁云说。
作为我国特有的濒危鸟类,3000只的数量显示,黄腹角雉保护工作依然不容一丝懈怠。而人工种群世界最大的背后,除了光荣,仍需坚守……
“黄腹角雉的养殖成本很高。”张雁云给记者计算:“现在北师大有120只黄腹角雉,饲养员工资在2万元/年左右,繁殖期每天还要给它们喂3斤鸡蛋,西红柿、大白菜、胡萝卜等蔬菜各5斤。为了防止黄腹角雉消化道退化,我们在北师大生物园种了一亩苜蓿,增加饲料的粗纤维。全部算上,维持这120只黄腹角雉的费用大概在七八万元/年。这还不包括我们自己、研究生、大学生志愿者的投入。”
张雁云坦承,黄腹角雉的养护费用离不开国家林业局和北师大的支持,否则难以为继。
其实,日子也可以“好过”一些。
张雁云给记者透露,曾经有人找上门来,要求购买黄腹角雉,出价2万元一对。
“我们建立起来的种群属于国家,我们自己无权处置它们,我们更不想让自己的研究工作与金钱挂钩,我们在这个领域更愿意守护一份纯洁。”
进行研究、保护工作不容易,可更难的,是在面对“灰色利益”的诱惑时,能够坚持自己最初的理想,始终单纯。
谈及未来发展,张雁云尚未定下具体目标。他唯一可以肯定是,“黄腹角雉我们还将一直研究下去,并且通过自己的最大努力,让黄腹角雉摆脱濒危的标签。”
关于使黄腹角雉摆脱繁育难关的 “濒危雉类人工受精技术”,张雁云已经申请了专利,内容还包括可减少人力成本的养殖设备。因此,他希望可以承担相应的培训任务,让野生动物救护部门的人来学习。“如果他们掌握了雉类养殖的更好方法,一定会对雉类保护有很大帮助。”
张雁云说,自己申请专利不是为了名利,而是希望可以造福雉类,提升我国“雉类王国”的地位。